-
王萬睿,〈戀愛後月臺感傷:臺語片的歌曲調度、景觀之旅與公共親密性〉,「2022文化研究學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台灣教育大學),2022年3月13日
-
王萬睿,〈臺語片作為檔案:重探六○年代臺灣通俗文學與電影歌曲敘事〉,「思相枝:臺灣文學史編輯與纂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2021年11月20日)。
-
王萬睿,〈悲旦之外:何玉華的媒體形象與銀幕表演〉,第12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風‧台味‧新台流——台語文化的遺忘與再發現」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主辦,2021年09月10-11日)。
-
王萬睿,〈跨戰玉女:論張美瑤明星形象的生成〉,第四屆「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主辦,2020年9月26日-27日。
-
王萬睿,〈集錦電影〉,「2020台灣理論關鍵詞」會議(國立台灣大學台灣研究中心,2020年9月7日-8日)。
-
王萬睿,〈歌影成雙:辛奇台語片《難忘的車站》的視聽敘事〉,2021文化研究學會年會論文發表(台北:台灣藝術大學,2020年3月6日)。
-
王萬睿,〈弱邊境:趙德胤影片的游擊隊美學〉,《重返影像:2019當代影像藝術微型研討會》(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2019年6月10日-11日)。
-
王萬睿,〈太陽花不只是花:「重建現場」與「重返現場」的後-社會寫實音像美學〉,《台灣文學學會2018年會暨研討會》(台灣文學學會主辦,2018年10月28日)。
-
王萬睿,〈原汁不一定原味:楊青矗文學改編電視劇的跨媒介敘事〉,《第二十二屆台灣文學牛津獎暨楊青矗文學學術研討會》(真理大學主辦,2018年10月20日)。
-
王萬睿,〈九七前後台港電影的黑色敘事〉,《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論壇》(韓國釜山市政府主辦,2018年10月6日)。
-
王萬睿,〈港腔臺調:鍾孟宏劇情片中的香港明星與寫實表演〉,《華語語系。台灣:華語語系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主辦,2017年6月24日至25日)。
-
王萬睿,〈記憶的表演:黃亞歷《日曜日式散步者》與檔案的音像重建〉,《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淡江大學,2017年3月11日)。
-
王萬睿,〈東亞解剖台:作為日記電影的《持攝影機的男人》與跨殖民地緣政治〉,《第二屆臺灣與亞洲電影史國際研討會:比較殖民時期的韓國與臺灣電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2016年10月1-2日)。
-
Wan-Jui Wang, “City as a Site of Memory: Taiwan New Cinema and Global East Asia,” The Asia New Humanities Net 13th Annual Meeting, University of Macau, 22-23 April 2016.
-
王萬睿,〈「日本製造」的台灣(新)電影:跨國藝術電影生產與華語語系概念的反思〉,文化研究學會年會(中興大學,2016年3月12日)。
-
王萬睿,〈感官日常:劉吶鷗的影像論述〉,《台灣文學的抗日意識與原鄉情懷—紀念台灣光復70週年學術研討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文學所主辦,2015年10月28-31日)。
-
王萬睿,〈華語語系的聲音與影像表述〉,《華迻論:華語語系研究國際工作坊》(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主辦,2015年8月5日至6日)。
-
Wan-Jui Wang, “Everyday Satire: Cold War narrative in Taiwan Cinema,” Cold Front: The Chinese Cold War Experience in Comparison,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5-16 September 2014.
-
Wan-Jui Wang, “Political Satire in Taiwan New Cinema,” Postgraduate Workshop, Chinese Cinemas in the 21st Century: Production, Conception, Imagination,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Taiwan, 16-18 December 2013.
-
王萬睿,〈跨界顯影:台灣電影的跨國合製與視覺轉向 〉,「視覺與科技跨域論壇」(靜宜大學大傳系主辦,2013年12月20日)。
-
王萬睿,〈華語語系、腔調電影與《台北星期天》〉,第十二屆國立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華語語系文學與影像」(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主辦,2013年7月30-31日)。
-
王萬睿,〈風景會說話嗎?以侯孝賢《戀戀風塵》和吳念真《多桑》的遠景鏡頭為例〉,「文學、電影、地景」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視覺文化中心主辦,2011年10月1、2日)。
-
Wan-Jui Wang, “Towards Multiple Modernities in East Asia: Edward Yang’s Yi Yi,” The Fourth Taiwanese Society of Young Scholars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Europe, Pari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é Scientifique, 11-12 January, 2011.
-
王萬睿,〈殖民懷舊,或是東亞現代性的重估?以楊德昌電影《一一》的跨國空間為例〉,「文本、影像、慾望:跨國大眾文化表象」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99年頂尖計畫「大眾文化與(後)現代性」,2010年11月27日)。
-
王萬睿,〈日常性的回歸:比較侯孝賢《童年往事》和張作驥《美麗時光》的空間景觀〉,第九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主辦,2010年7月9-10日)。
-
王萬睿,〈「客家電影」如何可能?:從客家文化的在地實踐到文化創意產業的初步嘗試〉,2010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文化研究學會主辦,2010年1月9-10日)。
-
王萬睿,〈(後)殖民懷舊:《珈琲時光》的經典逆寫策略〉,第六屆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主辦,2009年8月29、30日)。
-
Wan-Jui Wang, “Postcolonial Nostalgia: Engaging Japanese Landscape in Taiwan Transnational cinema,” 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 The 15th Annual Conference,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6-28 June,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