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經典人物-陳克華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3.3.9~10

地點|國立中正大學文學院155會議室

活動介紹|

自解嚴之後,本土研究興起,台灣文學研究蔚為潮流,各種研究成果紛紛出爐。其中,作家作品分論者最多,如林幸謙《生命情結的反思:白先勇小說主題思想之研究》、蕭義玲《七等生及其作品詮釋:藝術、家園、自我認同》、林麗如《歷史與記憶:舞鶴小說研究》及謝肇禎《群慾亂舞:舞鶴小說中的性政治》等;屬通論者則有葉石濤的《台灣文學史綱》、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原單篇刊於《聯合文學》,後於2011年11月假聯經出版上、下冊)等;另外,屬斷代者有許俊雅《台灣日據時期小說研究》;類型分論則有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灣新詩發展史》;以文學的時代類型分,則有現代文學與古典文學,如翁聖峰《清代台灣竹枝詞之研究》;以文學社團分,則有《現代文學》雜誌、「南北社」、「笠」詩社、「藍星」詩社等等的相關研究;以思潮之興替劃分,則有現代主義與鄉土文學乃至八○年代的多元化研究;以族群分,則有原住民文學、客家文學、閩客文學研究;以作者型態分,則有民間文學之採集、整理乃至調查與研究,如台中縣、彰化縣各鄉鎮閩南語、客語故事集與民謠集之出版。至於研討會、演講、座談之主辦,尤不勝枚舉。在看似團花錦簇之下,實則不是「溫習」這些產自這片土地的故事,往往都是第一次重新正視台灣文學的重要和價值性,就此而言,以國際性的視野檢視本土創作的佳績,實有不同於以往的學術意義,此因台灣文學的發皇理應立足本土而推廣全球,再者,從世界華文的眼光反思本土創作成果也可收致宏觀的新意。

本「騎鯨少年的詠唱史:第五屆經典人物陳克華學術研討會」的規劃,便基於上述思維而發,期待會議的籌辦能有效裨益乃至提昇本土創作於全球性視野的高度,聚焦全球華人的藝文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