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第二屆經典人物-鄭清文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2006.05.27-28

地點|國立中正大學行政大樓國際會議廳

活動介紹|

自解嚴之後,本土研究興起,台灣文學研究蔚為潮流,各種研究成果紛紛出爐。其中,作家作品分論者最多,如林幸謙《生命情結的反思:白先勇小說主題思想之研究》;屬通論者有劉登翰《台灣文學史》、黃重添《台灣新文學概觀》等;屬斷代者有許俊雅《台灣日據時期小說研究》;類型分論則有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灣新詩發展史》;以文學的時代類型分,則有現代文學與古典文學,如翁聖峰《清代台灣竹枝詞之研究》;以文學社團分,則有《現代文學》雜誌、「南北社」、「笠」詩社、「藍星」詩社等等的相關研究;以思潮之興替分,則有現代主義與鄉土文學乃至八○年代的多元化研究;以族群分,則有原住民文學、客家文學、閩客文學研究;以作者型態分,則有民間文學之採集、整理乃至調查與研究,如台中縣、彰化縣各鄉鎮閩南語、客語故事集與民謠集之出版。至於研討會、演講、座談之主辦,尤不勝枚舉。在看似團花錦簇之下,實則不是「溫習」這些產自這片土地的故事,往往都是第一次重新正視台灣文學的重要和價值性。

鄭清文民國 21 年生,小學受的是日本教育,初中才開始學習中文,之後畢業於台大商學系。1998年,鄭清文自華南銀行退休後,在師大講授「現代小說創作與賞析」。鄭清文任職華南銀行的同時,利用閒暇從事寫作,四十年來從未中輟。自1958年第一篇小說出版以來,鄭清文創作無數,著作等身。內容包括小說、童話、評論,質與量都非常可觀。放眼當代文壇,推鄭清文為最值得注意的小說家之一,並不為過。特別是林鎮山所指出的鄭清文小說與生活細節、歷史大環境的關聯。

鄭清文獲得諸多文學獎項的殊榮,他的作品被英譯、日譯,係台灣文學與世界接軌之典範之一。就目前國家圖書館彙整的「當代文學史料」資料,有關鄭清文作品的評論文獻即有103種。研究專書有李進益的《繼承與創新:論鄭清文的文學世界》(台北市:致良,2004)。該書共360頁,分「緒論」、「文學的路不只一條:論鄭清文的文學歷程」、「尋找自我、尋找人生」、「台灣的心:論鄭清文長篇小說《舊金山:1973》」、「沒有創新,那來繼承:論鄭清文花園與遊戲的現代主義精神」、「一粒米,八十八:論鄭清文小說中的老人形象」、「樸實風格:論鄭清文小說語言的特色」、「責難與鼓勵:鄭清文的文藝批評」、「生活、藝術和思想:論鄭清文小說的藝術思想」等。整體來看,該書於「作者」研究著墨多,於小說藝術、文學史脈絡反省少,於特殊主題之深入討論,如老人形象、女性、小人物,似也缺乏深刻思維。由是觀之,作為重要小說家,鄭清文小說有極寬濶的秉鍤空間。

鄭清文的作品傾向於簡潔,為人特立獨行,是屬於慢熱型的作家,因而儘管著作甚多,成就頗高,在1968年就得第一個獎,他卻要等到跨世紀的多年後的四、五年後才開始經歷典範化的過程。文學研究追跡文學創作,理應把握這個時機,邀集來自各方的學者進行對話,深刻認識鄭清文的小說,從而自其文本中深入理解它所紮根的台灣的文化環境暨其肌理。鄭清文的個人作品,可單獨作為學術研討會主題;而鄭清文研討會,對發揚台灣意識的助益,亦毌庸置疑矣。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