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碩士在職生畢業論文

學年
研究生
論文題目
指導教授
112
顏婉眞 論南管文化的傳承──以北港集斌社到元長國中為觀察核心 江寶釵
112
王秀蘭 散文集《時光絮語》的創作與剖析 江寶釵
112
黃識錦 《新生招待所》──奇幻小說的論述與創作實踐 江寶釵
112
蔡明君 古笨港義民廟研究 江寶釵
112
謝宜紋 食育兒童繪本創作──以《小孩的詩:你好,嘉義雞肉飯》為實踐 李知灝
112
邱嘉琪
台語詩理念佮創作──以《你講我攏無寫詩予你》為例 李知灝、陳瀅州
111
吳蘋芸
台灣新世紀現代詩美學──已任明信、徐佩芬、追奇、陳繁齊為對象
楊智景
111
王瑄菩
「再現」地方:跨媒介作品中的野柳風景
王萬睿
110
李旭彥
小說創作:瑞里來了個單車客
江寶釵
110
林旻儀
繪本敘事與公共藝術──以幾米《閉上眼睛一下下》為核心
江寶釵
110
柯繞紅
日治時期嘉義州廳除戶謄本中顯示的族群、親屬與身體治理——以策展作為觀察策略
江寶釵
110
陳幸君
池坊花藝品牌在台發展與推廣策略之研究
方慧臻
110
陳怡婷
林子瑾、吳子瑜其人其詩研究
李知灝
110
焦畯甫
台灣牛肉麵文化研究
方慧臻
110
黃春菊
楊寶山《噍吧哖兒女》研究
江寶釵
110
趙雪娥
嘉義市大陸新移民女性創業動機與歷程之個案研究
方慧臻
110
蕭秋暖
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對於補教文化影響之研究—以特殊選才入學管道個案為例
方慧臻
110
陳憶梅
菁寮地區職人經濟發展研究
方慧臻
110
許慈軒
電影《蚵女》的敘事研究
江寶釵
110
陳伯政
霹靂布袋戲「地冥」之反英雄研究
王萬睿
110
蘇毓涵
霹靂布袋戲女性人物kah主題歌分析
江寶釵
109
李盈穎
《戲話王城》:安平古蹟戲劇導覽研究
王萬睿
109
林佳靜
臺灣藍染工藝文化的興微與開拓
江寶釵
109
侯涵茜
日曜日式散步者:藝術蒙太奇、殖民聲響與影像感性
王萬睿
109
廖皇雅
三結社區稻草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
方慧臻
109
鐘于捷
從詹雅雯創作歌詞看愛情、親情與生活
李勤岸
109
褚慧彬
李勤岸kah伊人間行踏詩作研究
江寶釵
109
李明霜
水林鄉地瓜特色產業發展之研究
方慧臻
109
蔡勝德
地方創生翻轉東石鄉經濟生活之研究
方慧臻
109
張孟凡 Dongi Siwyin
Lifok生命故事
浦忠勇
108
張郁姈
女外科的手術刀─論劉宗瑀的醫療書寫
王萬睿
108
李映緹
嘉義媽祖婆:許世賢暨其醫政事業研究
江寶釵
108
黃巧亭
五月天專輯阿信創作歌詞研究
李知灝
108
李尤蓮
「南投縣玉山文學獎」散文類得獎作品研究
李知灝
108
林順賢
鄒族傳統文化之傳承與復振: 以新美國小及山美部落教室為例
浦忠勇
108
簡鈺家
虎尾觀光聚落轉型之研究
方慧臻
108
曾玉蘭
新竹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特色經營之研究
浦忠勇
108
張馨予
雲林土庫新庄慶安宮五年千歲信仰之研究
蘇全正、李知灝
108
蘇美如
以旋身回視姿態,凝觀生命的浪痕 -探《大海之眼》
浦忠勇
108
許賽妍
草屯登瀛詩社研究
林翠鳳、李知灝
108
李妙晏
後鄉土小說中的空間敘事──以李儀婷、楊富閔、陳柏言為研究對象
王萬睿
107
許哲瑋
雲林縣口湖鄉牽水狀(車藏)之研究
江寶釵
107
林瑞崐
台灣答喙鼓劇本創作分析及推動
江寶釵、何信翰
107
王婷瑀
張達修在地精神的再現與典範化—以《吾鄉有此好溪山》為例
江寶釵、李知灝
107
羅佳羚
傳統市場文化觀光化之研究以臺中第二市場小學校為例
方慧臻
107
何沛靚
臺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阿美族語課程與教學之研究
浦忠勇
107
李婉羽
鄒族傳統農耕智慧—九糧田地實踐與應用之研究
浦忠勇
107
安柏霖
狩獵文化在鄒族部落旅遊之應用研究
浦忠勇
107
李書慧
嘉義青年返鄉微型創業歷程與歸因之個案研究
方慧臻
107
張明揮
嘉邑城隍廟文化發展研究
江寶釵
107
王曉芬
族群認同與文化復振︰日光小林社區的「大武壠」文化重構
李知灝
107
孫慶鴻
日治時期臺灣巴洛克式家具文化脈絡的變遷
江寶釵、李知灝
107
徐清文
阿里山隙頂茶文化與觀光產業之研究
方慧臻、浦忠勇
107
呂詠萱
跨時代的文化轉譯:白先勇小說〈一把青〉的電視劇改編
詹閔旭、江寶釵
107
陳玉峯
梅山文教基金會之研究
李知灝
107
林怡君
認同與協商—以《戀戀木瓜香》與《娘惹滋味》新住民飲食再現為觀察核心
王萬睿
106
張世昌
張文環文學與梅山太平休閒產業結合與發展之初探
江寶釵、方慧臻
106
魏慧菁
明新書院建置的文化意涵
江寶釵、耿慧玲
106
廖秀芳
日治時期林子瑾翻譯作品研究
李知灝
106
陳豐添
「2017台灣燈會在雲林」之舉辦及其在地意義研究
李知灝
106
王信傑
糖產業文化資產再利用之研究—以善化糖廠為例
方慧臻
106
侯如憶
歌仔戲中的女性角色演示—以《皇甫紹華與孟麗君》為例
江寶釵
106
林玉玲
臺語囝仔歌中的動物形象研究—以施福珍與康原為例
江寶釵、何信翰
106
黃秀宜
嘉義「命於臺灣建福安康等功臣生祠詩以誌事」碑文指訛考辨
江寶釵、耿慧玲
106
劉靜蓮
民雄大士爺廟的文化發展研究
江寶釵、方慧臻
106
林坤彬
鄒族飲食文化及其變遷—以阿里山新美部落為例
浦忠勇
106
商俊雄
嘉義市日治時期文化資產於遊程規劃之利用—林業、市街、陳澄波
江寶釵
106
王宥荏
張嘉驊少年小說研究──以《月光三部曲》為例
張淵盛
105
平英驊
布農族獵人的狩獵文化敘事:一個自傳式民族誌
浦忠勇
105
蘇國賢
黃溥造生平及其詩研究
李知灝
105
江嘉玲
解嚴後台灣女性自行車品牌發展研究
方慧臻
105
楊玉茹
臺南西市場之現代性與集體記憶研究
方慧臻、江寶釵
105
林桂杏
黃得時《台灣遊記》研究
江寶釵
105
侯彥丞
嘉義林臥雲詩與生活之研究
江寶釵
105
許麗卿
韓良露城市空間書寫探析
詹閔旭
105
葉信吉
在地文化與母語教育結合之統整教學研究—以翰林版台羅閩南語第六冊為例
何信翰
105
劉素芳
離散與身分追尋──辛金順作品研究
江寶釵
105
鄭詠文
種族、性別、與經濟活動《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中臺灣文人的現代議論研究
李知灝
104
員緗倢
笨港天后宮爭議歷史暨相關課題之研究
蔡相煇、江寶釵
104
潘瓊君
《看見台灣》研究 ──行銷、敘事與效應分析
江寶釵、方慧臻 
104
蘇鈺茹
台語兒童詩意象之研究
方耀乾 、吳亦昕
104
連凱如
從西拉雅族吉貝耍的神話傳說看「阿立母」信仰之傳承
江寶釵 、黃清順
104
林琥發
陳列《躊躇之歌》研究
江寶釵 、黃清順
104
田夙杏
渡也「兒童詩」研究──以《陽光的眼睛》和《地球洗澡》為觀察核心
江寶釵
104
許文馨
利格拉樂.阿女烏書中視角研究
浦忠勇 、黃清順
104
鄭惠方
依傍神話與志怪傳說的奇幻傑作──以陳郁如《修煉》三部曲為研究主軸
黃清順
104
侯玉桃
董陽孜書藝及其文創研究
江寶釵、方慧臻 
104
劉雅惠
清代臺灣倉廒制度興沒之研究
耿慧玲、江寶釵
104
歐孟純
大林鎮文化觀光發展之探討
方慧臻 、吳亦昕
104
石雪影
嘉義市駐市書寫與城市行銷研究
江寶釵、方慧臻 
104
朱怡婷
台南的飲食書寫研究--以魚夫、王浩一、Darkbringer為觀察核心
江寶釵、方慧臻 
104
簡慧郁
馬以工的文化與環境保護書寫
許劍橋
104
莊承洲
鄭宗弦少年小說研究──以其地方書寫為觀察核心
江寶釵、吳亦昕
104
簡慧郁
馬以工的文化與環境保護書寫
許劍橋
104
林維信
電影《KANO》與嘉義市的城市行銷研究
江寶釵、方慧臻 
104
丁文郁
傅志遠之醫療書寫研究
江寶釵
103
吳學偉
阿里山鄒族之禁忌研究
浦忠成 、江寶釵
103
巫詩薇
陳玉峯的自然書寫研究
浦忠勇
103
蘇玫陵
部落山林憶往書寫:以白茲.牟固那那作品為例
浦忠成、浦忠勇
103
姚美齡
從永濟義渡碑論濁水福興宮、社寮紫南宮的地方經營
耿慧玲 、江寶釵
103
蔡順泰
徐仁修東南亞探險文學研究
許劍橋
103
吳秋芳
書寫與行動:李家同社會關懷散文研究
許劍橋
103
方碧瑤
焦桐及其飲食散文之研究──以2009-2013年的五本散文著作為觀察主軸
黃清順
103
張本維
莫仁奇幻小說《星戰英雄》、《星路謎蹤》研究
江寶釵
103
陳怡瓊
鍾文音「島嶼三部曲」研究
江寶釵
103
李燿州
文學館的經營模式探討─以楊逵文學館為核心
蔡輝振、江寶釵
103
蕭智全
凌煙言情小說研究——以雲希眉系列為觀察核心
江寶釵
103
方紅櫻
從民族科學到自然科學──從新美國科學教育探討原住民族
吳亦昕
103
林迎佳
生之掙扎──《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電視劇研究
黃清順
103
王姿惠
歌仔冊《嘉義歌》、《嘉義行進相褒歌》研究 ──以「旅遊」為觀察核心
柯榮三 、江寶釵
103
姚朱臆
文創品牌核心價值之研究── 以周杰倫為例
方慧臻
103
梁玲萍
旗山香蕉文化觀光發展之研究
方慧臻
103
陳璽珽
張秀亞作品中的文學心靈及其藝術表現之研究
黃清順
103
浦珍珠
在部落快樂唱歌──達瑪雅耶合唱團創作歌謠之研究
浦忠勇
103
張哲榮
營運模式創新歷程之研究──以林三益筆墨專家為例
方慧臻
103
郭旭興
「吳念真廣告」研究
江寶釵 、許劍橋
103
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
Na Asa Tadau Sumbang 我想要呼吸-從自我生命經驗暨其書寫探討布農族語文學創作
浦忠勇
103
黃靖如
醫師作家劉育志網路作品研究
何信翰 、吳亦昕
103
蘇詩婷
嘉義市光路里秋千賽會研究
江寶釵
103
溫英傑
鄒語薪火相--探討阿里山山美部落教室鄒語教學的實踐經驗
浦忠勇
103
蘇毅絲
張秀亞作品中的文學特色及其藝術表現之研究
黃清順
103
曾美滿
陳明仁《拋荒的故事》 的敘事分析
何信翰、吳亦昕
102
林美里
《鷗社藝苑》研究
江寶釵
102
田秀米
張曉風的生態關懷研究─意識、行動與書寫
浦忠勇
102
董淑連
臺灣土地公形象研究——以傳說、民間故事為範圍
李知灝
102
蔡瓊蘭
臺灣原住民作家文學作品中的狩獵文化:以霍斯陸曼.伐伐為例
浦忠勇
102
黃子瑜
台語流行歌曲中的女性形象——以江蕙演唱的歌詞為例
李知灝 、許劍橋
102
李振安
彰化南瑤宮媽祖進香活動之變遷研究
蔡相煇 、江寶釵
102
黃冠傑
臺灣少年小說中的新移民議題 ── 以張友漁《西貢小子》為觀察核心
黃清順
102
陳映如
林黛嫚小說研究-以後希代時期為主
江寶釵
102
李惠靜
文學、歷史、與真實─以張嘉驊「月光三部曲」為例
江寶釵
102
鄭楣潔
劉克襄糧食書寫研究
江寶釵
102
姜青慧
《內人/外人:新移民系列電影》研究:以角色處境及議題檢視為觀察核心
黃清順
102
李佩蓉
閩南語教科書適切性分析-以康軒版為例
何信翰
102
張惠淑
臺灣「後新電影」中的「本土」義蘊 — 以《海角七号》、《陣頭》、《總舖師》等三部電影為觀察對象
黃清順
102
王寶嬅
《犀利人妻》電視劇研究
黃清順
102
高旋淨
霍斯陸曼.伐伐小說之族群書寫研究
浦忠勇 、江寶釵
102
簡美秀
黃傳心的生平及其竹枝詞研究
李知灝 、江寶釵
102
林姵楹
邱妙津作品中愛欲與悲劇之研究
黃清順
102
黃淑慧
袁瓊瓊小說中的創傷書寫
江寶釵
102
廖炳欽
武野館武術文化研究─以雲林縣崙背鄉港尾村為觀察核心
江寶釵、李知灝
102
曾馨儀
簡媜的社會關懷書寫研究
江寶釵 、許劍橋
102
許程富
再現樂生院─ 從報導文學到口述歷史
江寶釵 、吳亦昕
102
徐偉育
《東谷沙飛傳奇》中的奇幻書寫研究
浦忠勇
102
張清良
日治時期台灣流行歌的愛情主題研究
江寶釵 、吳亦昕
102
張瓊文
西螺福興宮與庶民生活研究
李知灝 、江寶釵
101
陳彩鳳
日治時期漢文人的「美人觀」-以《三六九小報》為中心
吳亦昕
101
陳駿宥
台灣中部地區鸞堂信仰體系研究-以竹山克明宮和斗南贊天宮感化堂為考察重點
謝崇耀
101
黃梅瑛
呂大明散文研究
江寶釵
101
楊秀珍
國民小學高年級台語(閩南語)教科書性別角色之內容分析
何信翰,、李知灝
101
蔡文嘉
「小說族」及其作家作品研究──以林黛嫚、詹玫君、陳稼莉為例
黃清順
101
吳珍妮
林維朝文學研究
江寶釵
101
曾瓊珠
90年代台語現代詩蒐集kah分析
何信翰
101
王晶瑩
正明龍歌劇團兒童歌仔戲之研究
江寶釵
101
莊淑香
王禎和小說中的小人物研究
黃清順
101
江濰帆
侯榕生散文研究
江寶釵
101
蔡麗秋
鄭華娟散文中的「旅.居」書寫研究
李知灝
101
吳正芬
陳千武詩作中的台灣意象研究
江寶釵
101
陳惠美
歷史與反抗敘事研究 ―以《胭脂淚》、《菩提相思經》為核心
李知灝
101
黃鳳英
黃春明小說中的家庭主題研究
江寶釵
101
黃正南
侯文詠《沒有神的所在──私房閱讀《金瓶梅》》研究
黃清順
101
馬嘉瑜
葉石濤小說中的兩性關係研究
彭瑞金、江寶釵
101
宋美妙
歌仔冊中「周成過台灣」故事之比較研究
柯榮三 、李知灝
101
樊繼陽
馬祖觀光賭場之決策暨其發展性探討
江寶釵
101
陳怡君
台灣解嚴以後福佬語社運歌曲研究
吳亦昕
100
黃淑華
再現賴和-戰後臺灣各級詩獎的賴和書寫
解昆樺
100
王淑慧
嘉義地區客語教學與推展研究-以中埔鄉為例
王明燦
100
周佩蓉
來自土地的力量—張文環《爬在地上的人》研究
吳亦昕
100
林容朱
心岱散文作品研究
黃清順
100
鄧兆娟
同志甘苦知多少──陳俊志「同志三部曲」所再現之當代同志生活樣貌研究
石岱崙
100
黃千禎
簡媜教育書寫-以《老師十二樣見面禮》為例
江寶釵
100
羅慧娟
甘耀明小說研究—— 以2011年前的作品為探討範圍
黃清順
100
沈思穎
「大」女人的美麗與哀愁—— 《敗犬女王》電視劇研究
黃清順
100
王靖丰
《品花寶鑑》與《世紀末少年愛讀本》研究—以吳繼文《世紀末少年愛讀本》為觀察主軸
黃清順
100
莊雯雅
陳玉慧小說改編戲劇之比較─以《徵婚啟事》、《海神家族》為例
江寶釵
99
陳玉慈
凌煙小說之研究
江寶釵、楊智景
99
吳惠卿
「王祿仔」文化之研究―兼論北港及其鄰近地區
吳昆財
99
王春庭
日治時期以來臺灣古典詩中的朴子書寫
王明燦
99
顏嘉瑩
論華嚴小說中的愛情及宗教書寫
江寶釵、楊智景
99
陳盈惠
戰後台灣鐵道旅行書寫研究─以洪致文、劉克襄為主
解昆樺
99
侯菁琪
劉墉散文系列作品集與文學社會學現象研究
解昆樺
99
張燕妮
疏離困境與自我救贖—朱少麟三部長篇小說研究
黃清順
99
李佩儒
唐文標與其《張愛玲雜碎》研究
黃清順
99
黃秀閑
原住民飲食書寫的文學/化性:以瓦歷斯.諾幹、亞榮隆.撒可努、夏曼.藍波安為觀察核心
解昆樺
99
王貞懿
古蒙仁報導文學研究
解昆樺
99
吳冠頴
網路媒體對文學傳統傳播方式之影響研究
蔡輝振
99
林香誼
揚帆掌舵—陳黎詩作中的島嶼史建構
江寶釵 、黃清順
99
涂美儀
疾病、治療與行動-杏林子研究
江寶釵
99
吳志邦
布農族文化及地景之再現—以《東谷沙飛傳奇》為對象
浦忠成
99
林芳如
布農族生態文學探討─以《玉山魂》為研究中心
浦忠成
99
廖淑妙
日人在台移民村的建構與再現-從地誌書寫到《風前塵埃》
江寶釵
99
徐偉峻
當「愛情」遇見「現實」─鍾理和的「愛情小說」研究
黃清順
99
王英娟
庄司總一《陳夫人》與辜顏碧霞《流》的家族書寫比較
吳亦昕
99
嚴志玄
走向世界— 林獻堂環球之旅研究
楊智景
99
方雅婷
陳玉慧《海神家族》:家族、史觀與神喻
楊智景
99
張育滕
顏崑陽知性散文研究
解昆樺
99
黃文玲
論林玉山之詩/畫創作暨其特色
李知灝
99
陳婉榆
嘉南地區歌仔戲業餘演藝團體研究-以仁紅歌仔戲研習營、鄉城歌仔戲劇團為例
汪詩珮
99
何宜蓁
孟瑤移民小說研究
江寶釵
99
何友仁
閩南語十二生肖中有關教養語彙之隱喻內涵
鍾榮富
99
廖珮吟
《臺灣古典詩雙月刊》之研究
李知灝
98
鄭玉華
美的佈道者-蔣勳散文研究
江寶釵 、郝譽翔
98
丁錦昌
台語之日語借詞研究
江寶釵
98
吳佩蓁
陳水扁競選歌曲研究
江寶釵
98
王吉仁
宋澤萊小說中的「異象」與「現象」研究
蔡輝振
98
沈維敬
藍淑貞台語囡仔歌詩研究
施炳華
98
林秀娟
李德和的生活美學研究
江寶釵
98
何蓓茹
九○年代女作家的旅行書寫九○年代女作家的旅行書寫–以鍾文音、師瓊瑜、郝譽翔、張惠菁為核心
江寶釵 、侯作珍
98
林昭青
林荊南及其「巷中體」詩研究
李知灝
98
曾正男
田中蘭社研究
李知灝
98
張美雲
《風月報》中白話小說的女性意象研究
江寶釵
98
張婉妤
崙背鄉迎媽祖與著年輪祀研究
黃清順、 江寶釵
98
沈淑芬
雲林褒忠馬鳴山鎮安宮五年王爺研究
黃清順
98
蔡碧峰
神明會與台灣民俗文化傳承關係研究-以北港朝天宮為例
蔡相煇
98
李如凰
認同與性別意識-聶華苓長篇小說研究
江寶釵
98
王健忠
台南府城路關之探究-以大天后宮為例
楊玉君
98
蔡秉芬
台灣吊橋文化研究
江寶釵 、林金田
98
施漢昇
《波麗士大人》電視劇敘事策略及影響研究
黃清順
98
林媛玉
嘉義濱海地區傳統詩研究
江寶釵
98
陳美燭
桃園縣K12數位學院台灣文學網路讀書會之研究-以鍾肇政課程為例
蔡輝振
98
柳錦鳳
錄音班歌仔戲之研究-以嘉義正明龍歌劇團為例
江寶釵 、林茂賢
98
黃文達
當代(1986-2008)台語小說kap內底的台灣意識研究
何信翰
98
李麗卿
《三六九小報》中的「奇怪」敘事暨其現代性意義研究
江寶釵
98
楊傳峰
《寒夜三部曲》女性角色研究
徐志平
98
黃文弘
蕭麗紅小說中的生活空間詮釋-以桂花巷、千江有水千江月、白水湖春夢為例
江寶釵
98
劉育志
蔡智恆網路小說研究
江寶釵
98
洪江淮
福爾摩沙的美麗佮哀愁-黃勁連的台語詩研究
江寶釵 、方耀乾 
97
黃明漢
文學「好」讀空間與消費文化研究—以嘉義地區連鎖租書店為例
江寶釵
97
盧芳蕙
台灣文化全球在地化的可能與限制-以府城英語解說經驗為例
王崇名
97
潘惠華
當代台語電視新聞換讀之研究
臧汀生
97
葉千綺
日治時期台灣報刊之電影傳播現象研究
江寶釵
97
石淑美
陳千武兒童詩創作、理論與活動研究
趙天儀
97
黃茜蓉
霍斯陸曼•伐伐文學作品中的倫理觀念及品格教育研究
浦忠成
97
紀秀足
台灣土地公信仰探究—以嘉義市土地公廟為例
吳昆財
97
王瓊芬
台灣前行代女詩人之研究—陳秀喜和杜潘芳格
陳明台
97
李榮添
張丙事件的歷史文本與民間傳說及其差異
施炳華 、江寶釵
97
賴翠梅
北港地區的庶民節慶生活研究
江寶釵
97
蘇仁貴
嘉義聖恩宮的信仰與儀式研究
鄭志明 、江寶釵
97
王慧菁
黃春明兒童文學中的教育主題與功能研究
戴華萱
97
吳春娥
袁瓊瓊小說藝術研究
江寶釵
97
呂佳芸
蕭颯家庭小說研究
江寶釵
97
陳秀華
台灣民間女鬼故事研究
江寶釵
97
沈妍
龍瑛宗小說的男性形象研究
徐志平
97
莊坤霖
陳錫津及其詩研究
鄭定國 、江寶釵
97
陳素玲
論李潼少年小說中的成長主題--以《天鷹翱翔》、《順風耳的新香爐》、《再見天人菊》為例
戴華萱、楊智景
97
郭貞蘭
台中縣大屯區傳說故事研究
浦忠成
97
張晏滋
雲林縣討海人俗諺研究
張屏生、江寶釵
97
吳素琴
徐鍾珮散文研究
徐志平 
96
紀淑芬
熬西吟社研究
江寶釵 、鄭定國 
瀏覽數: